多式聯運新政被18個部門合推 把握好五項利好
2017年1月4日,交通運輸部官網全文刊發了,由交通運輸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個部門聯合發布了的《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力爭實現2020年多式聯運貨運量比2015年增長1.5倍”的發展目標。
利好一:簡政放權 為多式聯運“松綁”
《通知》明確提出,獲得公路、道路、水路、航空貨物運輸以及無車承運、無船承運、郵政快遞業務經營資質或者國際貨運代理備案的企業,可獨立開展與其主營業務相關的多式聯運活動,或者聯合其他具有相關資質的企業組織開展多式聯運經營活動,不得對其增設新設新的行政審批事項。
看點:為了讓更多有能力或者有意愿的企業開展多式聯運業務,《通知》放低了市場準入的門檻,簡化了行政審批流程,緊扣《通知》中“鼓勵”兩字。
不過,放寬條件,不等于放松對服務質量的要求和風險防范的監管工作?!锻ㄖ愤€強調,在安全監控、責任擔保、風險防范等方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逐步建立多式聯運經營信用考核評價體系與獎懲聯動機制。
為了進一步引導企業誠信經營,對這類企業,《通知》要求給予“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優惠政策。
利好二:夯實基礎 提升聯運銜接效率
《通知》從多式聯運基礎設施的布局、重要多聯運節點的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服務規則的銜接、法規制度間的銜接與協調等方面,進一步推動多式聯運的發展。
如在“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方面,《通知》要求,“支持具有公共屬性的多式聯運樞紐站場和集疏運體系建設、運輸裝備升級改造、信息互聯共享等?!?/span>
看點:多聯聯運,重點在一個“聯”字。我國多式聯運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企業開展這一先進運輸組織方式的障礙頗多,就與“聯”有關。
“聯”的障礙體現在“硬”和“軟”兩個方面。“硬”是指,規劃脫節導致交通基礎設施銜接不暢:基礎設施的不足、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物流節點較少或功能不完善?!败洝笔侵?,制度、標準、法規上的脫節。
有專家指出,這導致目前多種交通方式看似無縫銜接,但由于鐵路、公路、水路等不同運輸方式管理體制的相互割裂,各自的運單、載距等差別巨大且無法互認,關檢的規則效率也各不相同。
因此,《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與多式聯運有關的基礎設施網絡、轉運微循環系統、服務規則、法規標準等方面的工作。
而且還重點提到了—“優化內陸無水港節點布局,完善口岸服務功能,引導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合理布局”,“研究推進具有馱背運輸、雙層集裝箱運輸需求且技術經濟合理的鐵路通道設施技術改造”。“重點推進全國主要港口集疏港鐵路、公路建設,完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鐵路物流基地等進出站場配套道路設施。加快航空貨運樞紐以及郵政快遞分撥中心等外聯專用公路項目建設,支持大型綜合物流園區引入鐵路專用線。”
利好三:苦練內功 提升市場競爭力
《通知》要求,從“推廣先進運輸組織形式”、“深化鐵路和貨運價格改革”、“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企業”、“豐富聯運服務產品”這四個方面,深化行業改革,創新運輸服務模式。
看點:我國多式聯運發展的相對滯后,有上面提到的基礎設施和頂層設計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企業提供的多式聯運產品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價格不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原因。
什么樣的運輸組織模式更受客戶和市場的青睞?什么樣的服務方式更具市場競爭力?面對不斷細分的市場和愈加專業化的需求,又該在哪些方面提升企業自身的專業服務能力?《通知》給了出具體的建議。
利好四:加強信息 資源共享 提升技術支撐能力
《通知》明確,“依托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電子口岸公共平臺等現有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資源平臺”,“……探索發展模塊化汽車列車”,“優先推廣使用1200mm×1000mm標準托盤”,“鼓勵企業研發應用跨運輸方式的吊裝、滾裝、平移等快速換裝轉運專用設備。研發鐵路雙層集裝箱專用平車、鐵路馱背運輸專用載運工具、半掛車專用滾裝船舶等專業化裝備和配套機具。”
看點:發展多式聯運被認為是物流業降本增效的一種有效方式,這需要提升全行業的信息和資源共享能力,比如說,在通關查驗方面的信息共享,有利于提升不同運輸方式切換時的通關效率;運力調配、班線計劃等數據資源的互通有無,貨主和承運企業能更合理地安排運輸計劃;托盤的標準化,能提升裝卸和轉運效率、降低貨物破損率。專業化聯運設備的普及,最直接的利好體現在提高多式聯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上。
利好五:統籌優化 多式聯運拓市國際正當時
《通知》強調,“統籌國際聯運有序發展。研究完善國際多式聯運培育期扶持政策,推進市場化自主運營”,“深化大通關體制機制創新,創新海關多式聯運進出口貨物監管模式,探索建立對高資信多式聯運經營企業實施免海關封志制度,加快國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建設”,“加快制修訂國際運輸雙邊、多邊協定,強化與國際多式聯運規則對接”。
看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物流企業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綜合利用公、鐵、水、空等不同的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的價值愈發凸顯。看到商機,但切忌一哄而上,這就需要國家統籌規劃,減少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
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上大展拳腳,除了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之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技術標準、單證規則、數據交換、通關報關、資質認證等很多方面,需要我國與他國的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溝通和合作。這是拓展國際聯運市場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國際運輸交流合作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多式聯運的布局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