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自貿區方案發布在即 有望下月掛牌
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已經整裝待發。日前從業內獲悉,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整體方案發布在即,最快有望在明年1月統一掛牌。由此,我國自貿試驗區將形成梯度發展的新格局,步入3.0時代。探索內陸開放新途徑將成為自貿試驗區的新任務。
有關人士透露,現階段第三批自貿區正進入最后的審批階段,有地方方案仍待最終確定,但預計最快于明年1月完成掛牌。“例如武漢方面,12月上旬有關部門已就掛牌的所有程序與安排進行商討,待指示下來可隨時執行。”
今年8月,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七地正式獲批第三批自貿區。其中,浙江舟山定位大宗商品自貿區,河南鄭州定位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湖北側重對接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四川、陜西重點加大西部門戶城市開發力度,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遼寧則是著力打造東北老工業基地對外開放的新引擎,提升東北的整體競爭力。
第三批自貿區的方案已經幾易其稿,目前看,片區劃分將更加凸顯集中化,避免碎片式的板塊分割。
只待一聲令響,蓄勢待發的第三批自貿區就將正式起跑。正如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此前所說,“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的成效,彰顯了自貿試驗區的試驗田作用。
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代表著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了試點探索的新航程。”
在這段新航程中,梯度發展的新格局也將呈現:作為最老牌的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將繼續在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以及法治環境規范等方面擔當“領頭羊”,在更大范圍突破創新,對接國際新規則。
緊隨其后的天津、福建、廣東自貿區,在復制推廣上海經驗的同時,進一步擴充創新內容,并且定位各有側重:廣東自貿試驗區立足推動內地與港澳經濟深度合作,天津自貿試驗區立足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福建自貿試驗區立足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即將起跑的第三批自貿試驗區,與分布在沿海地區的前兩批自貿試驗區最大的不同,就是區域覆蓋到內陸地區,因此,探索內陸開放新途徑就將成為其特有的使命。此外,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在更大范圍內復制推廣經驗也將是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的試點內容。與此同時,7個自貿試驗區的具體定位也將各有側重,各具特色。
例如,湖北自貿試驗區方案的整體定位是: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發揮湖北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范作用,實現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監管法治化,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而浙江舟山自貿區的核心內容是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戰略目標是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最終提高我國在全球大宗商品貿易中的話語權,近期的目標是積極推進大宗商品的現貨交易,接下來是發展中遠期的現貨交易,并最終向期貨交易方向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正式掛牌之后,明年我國將形成11個自貿試驗區的新格局,11地肩負著新領域先行先試的任務,自貿試驗區戰略重心也會轉向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復制。
與此同時,開放型經濟新試點也在深入推進,圍繞探索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探索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探索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等六大任務,目前第一批經驗已經在總結之中。
此前,商務部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指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和自貿試驗區應該說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又各有側重,總體而言,自貿試驗區更強調對標國際投資貿易新規則;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試驗則更多立足于開放型經濟體系、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推動形成內生發展動力。一個自外而內,另一個自內而外。
白明指出,除了自貿試驗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之外,在我國還有包括跨境電商、服務貿易創新、服務業開放、市場采購、海關通關一體化、單一窗口等多項開放內容都在以試點的方式推進。從外部開放來看,“一帶一路”以及我國的自貿區戰略等也將加速推進。總體而言,明年我國開放型經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點、面結合的開放浪潮將集中釋放新一輪開放紅利。
“迄今為止,中國的改革開放已歷經37年之久,加入世貿組織也過去了15年時間,而隨著原有的開放紅利逐漸被釋放,培育新的對外開放紅利成為當務之急。”白明指出,未來,開放紅利的表現將從“外在拉動”更多轉向“內在推動”,通過開放把外部資源內在化,繼而增強創新驅動能力,并進一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契合。